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混凝土保护层的控制

更新时间:2015-08-11
浏览:
分享到:

    国内新闻混凝土保护层的控制陈宏彬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钢筋的外边缘到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在梁、柱、板中,保护层越大则截面有效高度越小,所能承受荷载越小,故保护层厚度不宜过大;而保护层过小则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接力、构件的耐久性和耐火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对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有严格的要求,对允许偏差值设了上限,且合格率必须达到90以上。保护层还具有给钢筋骨架限位、固定的作用。目前在施工中大量使用的是砂浆垫块。砂桨垫块应根据不同使用部位、按不同厚度分别预制,垫块上面预埋铁丝,以方便固定。其强度不得小于结构构件混凝土的设计要求。若强度过低则易被钢筋压碎,且削弱构件强度。

    一、柱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控制下料时,箍筋尺寸要正确,垫块应绑扎在柱的纵向受力钢筋上,且在一条水平线上。有的工人把垫块绑扎在箍筋上,虽然垫块的厚度正确,但绑扎位置不对,造成保护层偏大,构件有效截面偏小,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柱的模板安装好时,钢筋骨架正好居中,四边距模板距离应一致。
    二、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控制垫块的施工安装间距不应大于1.5m,且垫块强度不应小于构件混凝土强度,对称绑扎在梁四周,在施工中梁上口大多不绑扎垫块,这样易造成梁上口保护层厚度过大或过小,过大则削弱梁截面,过小则造成露筋。另外挑梁的受力筋放在梁的上方,承受负弯距,其保护层更应严格控制,防止厚度过大。
    三、板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控制板分两方面控制,板底筋和负弯距筋。板的垫块一般为15mm或20mm,切不可与其他部位的垫块混用,板类构件的垫块安装不应大于1.2m或1面积不少于2个。在放置垫块时,工人一般不绑扎,而将其压在板筋下,这样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到人或振动器碰动容易位移,形同虚设。对于板的负弯钜筋的保护层,在施工现场中是比较难控制的。(1)制作钢筋马凳或钢筋撑脚时,首先明确马凳铁脚应放在板筋低筋下边,故其高度为板厚度减去板低筋及板负筋和保护层的厚度;其次垫铁应用铁丝绑扎在板低筋及负弯钜筋上以防止被振捣棒振走。(2)负弯钜筋90弯钩垂直长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并垂直向下。在施工中往往长度达不到要求且朝向不对,当负弯钜筋被工人踩过后很难再弹起。(3)浇筑现浇板时,一定要控制好现浇板厚度。施工中为防止现浇板厚度不够。往往浇厚一些,这样钢筋骨架虽然正确,但板负筋的保护层偏大。这时,可根据保护层厚度要求,在负筋上绑扎一根16或20的钢筋。当混凝土浇筑厚度刚没过钢筋时,即保护层达到要求,在混凝土初凝前取走钢筋,将混凝土表面抹平,这样可有效防止板厚度过大。(4)混凝土浇筑时,加强现场管理,钢筋工现场跟班,将被人踩过或被器具压变形的负筋或被振捣棒振松的钢筋迅速调正,合理安排浇筑路径,,减少人为影响。目前,多数现浇板开裂原因是由于混凝土保护层位置不正确引起的。因此在钢筋分项工程施工前一定要做好技术交低,并抓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针对不同的部位,制定不同的操作方案,将隐患彻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