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新材料是新技术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也是技术革命的先导。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材料的进步带来了社会的变革。目前,传统的建筑材料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传统的建筑材料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最后废弃的过程中,因为大量生产、大量废弃,造成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绿色混凝土的物点是降低水泥用量,大量利用工业废料;比传统混凝土材料有更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具有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减轻对环境的负荷,实现非再生性资源的可循环使用,节省能源,以及有害物质的“零排放”;能够为人类提供温和、舒适、便捷和安全的生存环境。当前,绿色混凝土材料在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环境负荷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是实现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绿色混凝土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一、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出。绿色混凝土大量使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硅灰和高炉矿渣等)和再生利用固体废物(建筑垃圾、下水道污泥等),既节约了资源,又降低了废物和CO2的排放量。二、减少噪声污染,降低环境负荷。大流动性免振捣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减少了环境噪声;超高性能、超长寿命混凝土材料的研制,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的负荷/寿命比,从总体来看也是降低材料环境负担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研究较多的多孔混凝土,已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种混凝土内含大量连续空隙、独立空隙或这两种混合的空隙。通过控制不同的空隙特性和不同的空隙量,可以赋予混凝土不同的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吸音性、蓄热性、吸附气体的性能。这种利用混凝土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来降低周围环境负荷的方法已开发了许多新产品,如具有排水性铺装用制品,具有吸音性、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具有调湿功能以及能储蓄热量的混凝土制品等。三、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绿色混凝土中的生态型混凝土是能与动植物和谐共生的混凝土。如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是利用多孔混凝土的空隙部透水、透气,能够渗透植物所需营养,利用生长植物根系的特点来种植绿草、矮小灌木等植物,用于河川护堤的绿化、美化环境。海洋生物、淡水生物生态型混凝土是将多孔混凝土设置在河川、湖泊和海滨等水域,让陆生和水生小动物附着栖息在其凹凸不平的表面或连续空隙中,通过相互作用或共生作用,形成植物链,为海洋生物和淡水生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净化水质生态混凝土是利用多孔混凝土外表面对各种微生物的吸附,通过生物层的作用间接净化水质的特点,将其制成浮体结构或浮岛设置在富营养化的湖泊内以净化水质,使草类、藻类生长更加繁茂,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四、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绿色混凝土中的机敏混凝土将混凝土材料的多种功能与结构性能融于一体。利用其电热效应可对居住环境进行恒温控制,利用其独特的自感知、自调节和自修复功能可有效地对建筑结构进行健康监测、智能控制和修复,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绿色混凝土融合了环境材料、生态材料和先进工程材料的思想和理念。因此,其评价机制也沿袭和继承了部分上述材料的评价标准,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加以发展。其判据包括:资源、能耗、环保、耐久和安全等。推广应用绿色混凝土,应当采取以下政策措施:1、规范材料的设计、生产、使用和处理标准。通过颁布验证规范,提供材料验证的标准和相关规定,使绿色混凝土材料进入规范程序管理体系。2、在结构设计中体现节省资源观念。绿色产品的材料选择,应考虑环保因素,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避免造成资源浪费。3、广泛宣传绿色意识。绿色混凝土材料的推广宣传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利用学术报告会、技术交流会、政策研讨会、信息发布会以及绿色材料识别标志等的宣传手段都有助于绿色混凝土的推广应用。4、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先进技术的引进、相关政策的拟订,对于合理地、科学地开发、生产、使用和处理绿色混凝土材料有重要意义。绿色混凝土材料的特点是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少,对生态和环境的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而且从材料制造、使用、废弃直到再生循环利用的整个寿命过程,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相适应。所以,绿色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当今在我们致力于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中,研制、生产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具有重要价值。在城乡建设工程实践中,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量巨大,推广应用绿色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的一次革命性变革,也是建筑材料的一项重大科技革命。政府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都应当普遍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将绿色混凝土的应用迅速推广开来。
上一篇: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
下一篇:混凝土搅拌站的使用